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微风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 >> 第919章 北伐

第919章 北伐 2/2

而在硬拼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策略偏激进,想利用地利打防守反击,这就有些赌国运的意思,可惜输了。

如果是先丞相统军,这种冒险的事肯定是不会做的,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不兵行险招,季汉确实没有多少胜魏的希望,当年先丞相希望的魏国有变,可是司马篡权这样的大变化在魏国都很快被扑灭了,

而且江东的孙吴也实在是废物,从来没有没有一次能给魏国实际性的威胁,一直都是在送经验送声望,而季汉面对的却都是强将,比如大将军姜维对面的就是号称魏之子房的钟会。

汉中太守历任中以魏延时间最长,后继者是吕乂再到王平。

只是这时姜维执政时期也不再把汉中作为军事重地,季汉战略意图已经偏向陇西,这也是时事所逼。

说是在沓中屯田,其实更像是逃难了,姜维逃难沓中是因为昔年段谷之战,声望一落千丈,加上支持者尚书令陈祗过世,姜维被召回朝中时局势已经很危机。

他想通过战功重新树立自己威信,于是上表更改汉中布防,放弃当年魏延所延续的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

姜维当时出兵候和,被邓艾再度击败,出战前廖化就曾苦劝姜维,此刻再有闪失,姜维将会彻底失势。

结果姜维惧怕这场战败的后果,就在前线沓中避难,而邓艾与姜维两军对持。

这也使魏军清楚了汉大将军姜维所处位置和兵力,然后邓艾就孤注一掷,召集了四郡太守联合围剿姜维,这也得到了钟会和司马昭的同意。

毕竟季汉只有十余万兵力,既然主将姜维在沓中,并且有三四万兵马屯田,那么司马昭、钟会能判断出汉中布防有漏洞就不是难事了。

沓中在汉中左侧,在军事上,的确没有汉中地理位置,毕竟沓中虽然重要,但是只要守住汉中,就等于守住了通往蜀地中心的门户,至于姜维为何要把主力驻扎在沓中,其实姜维在九伐之后,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再从岐山进攻魏国的意图,有避难的心思,也有想在沓中养精蓄锐,之后试图改道歧山,向左大迂回,从陇西郡向东突然发起进攻,这样就可以不知不觉的绕过魏国的重兵防御,轻而易举的通过魏军的重兵防守的关口,挥师一路杀向长安,这点上,杨伊和廖化有过深谈,确定了一些。

当然姜维这招是步险棋,是在过去只有汉军进攻魏军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只是这世间之事,常常不如人意,魏军此时改变了战略,改变了过去只防守不进攻的常态,兵分四路从金城郡、陇西郡、天水都、长安向汉军大举进攻,而日抢在姜维的前头,这使姜维当时根本反应不及,急忙挥师剑阁阻拦钟会大军。

岂料魏军还有邓艾一路绕过姜维,奇出阴平,突破江油关,直逼锦官城,季汉朝中惶惶,刘禅竟然也降了,当时而言,汉国似乎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边关甚至仅有姜维一路应对魏国四路大军,即是姜维在汉中据守,也是艰难,何况姜维还只是在沓中驻防。

可以肯定的是,姜维驻守沓中,犯了兵家大忌,更令姜维没有想到的是,魏国会一反常态,变过去只防不攻为主动四路出击,这正是汉国在战略判断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与在什么地方驻防没有多大关系,乃气数已尽,非姜维战略错误之过也。

杨伊和廖化深谈,也知姜维去沓中屯田还有原因之一就是避祸,这是当时秘书郎郤正给姜维出的主意。

为什么姜大将军要去避祸?

姜维第九次伐魏,先攻洮阳再战祁山,激战正酣之际,刘禅却是一日三诏召回,刘禅当时听信黄皓谗言,初欲以将军阎宇取代姜维大将军职位,后因害怕魏军势大而作罢。

要知道,当时姜维被召往锦官城,虽在城中,可是想见刘禅一面都不容易,这当时的局势也说明姜维这个大将军朝不保夕。

所以郤正说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见而沓中屯田首先是姜维自保,至于为什么去沓中不留在汉中?

按照当时郤正所说,一者沓中土地极其肥壮,屯田以充军实;二者可图陇佑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

郤正说此乃保国安身之策;可是,这个战略最大的破绽就是,最高的军事统帅怎么就带着百战精兵去扶犁种田了呢?

只是,当时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了,若是不去,姜维可能就死在锦官城了,一杯毒酒或者一尺白绫,都很有可能。

魏国君臣当时也不是昏聩之辈,魏从事中郎荀勗就曾说: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信用黄皓,大臣皆有避祸之心,姜维在沓中屯田,正避祸之计也,若令大将伐之,无有不胜。

而当时执政的司马昭的反应正是大笑,他们司马氏一直想要名正言顺的篡位,可是汉统未绝,就是当初曹丕登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再篡位岂不是千古之后,后人耻笑。

所以,这让他瞧到了机会,甚至给汉国士族该有的利益许诺,也是早早就到了。

所以当时姜维避祸按说留在汉中是不是更好,汉中岂无可种之田?

可姜维彼时的处境,结论是姜维无法留在汉中,姜维一直在汉中主持军事,他主持的九次伐魏都是从汉中发起的。

可是,内部对他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第九次起兵,比如士族领袖谯周干脆罢工表示反对了。

甚至就是老将廖化也直接反对用兵,而以阎宇代姜维难道仅是刘禅和黄皓的想法吗?

夺姜维的兵权调姜维回成都恐怕是有很大的民意基础的,这其中民意中,自然就是那些士族了,汉国若灭,他们家族传承不绝,自然也就会有别样的心思了,那么,沓中屯田是个不得已的方案。

姜维只能是离开了一线军事中心汉中,北伐集团被拆散。,但是,姜维没有黯然回锦官城,手里还握有几万兵马,这是大汉忠臣并未全然绝迹,保住了这一丝可能。

只是这样的局面一经大白于世,邓艾等到了机会,司马昭立刻就即着手准备伐蜀,所以钟会邓艾伐蜀,高明之士皆曰:破蜀必矣!山河之险不足恃,人心固则国固,人心若散了,国亡无日矣。

汉大将军姜维27岁时兵败降蜀,就被孔明看中,即请刘禅封姜为侯,姜维军事才能确实过人,也不负当年先丞相所望,但面对政治,也就力所不及了,千古之下,文武俱全之人,也就先丞相一人了。

杨伊此时自然也是学着当年先丞相所行,外部军事上保持警惕,有实力据敌之后,才开始内部变革,待天下有变,再次北伐。

喜欢我在江湖做女侠请大家收藏:(www.wfxs.net)我在江湖做女侠微风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章节 - 我在江湖做女侠全文阅读 - 我在江湖做女侠txt下载 - 弓诚的全部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 微风小说

猜你喜欢: 蛊真人恰似寒光遇骄阳佣兵的战争世界树的游戏在生存游戏做锦鲤佛本是道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同桌凶猛全职高手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