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微风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569章 海陵寻旧

第569章 海陵寻旧 2/2

这也属于李承当初承诺中的重要部分。

付家庄旧址找到了,可付河中家族坟地,没找到!

付家庄已经不存于世间,原址位于沈高镇沈高村,现在整座村庄被泰州石油公司征辟为工业用地,早已经刨得干干净净建设成规整的厂房。

李承很怀疑,付家庄的坟地,也被这一次建设大潮,彻底推平湮灭,如果真的这样,李承也没有办法,只得和付老如实相告。

吴伟联系的两家付姓族人,还是多方打听,最终在沈高镇找到的。

李承拍摄完照片,在擦黑之际赶往沈高镇,准备晚上找个酒楼宴请两家人。

他现在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电话联络付老,让他亲自和这两家付姓族人聊聊,看看能不能牵连起双方有共同记忆的先祖。

如果再没有结果,自己也算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付明胜家是开小卖铺的,当街店面,家境不差,他爷爷付宗辉年近八十,耳清目明,与付老年岁差不多,因此吴伟听说李承想要让付老直接联系付家庄人,他首推的就是这位付宗辉。

李承一行赶到小卖铺时,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年轻,笑容满面的迎上来,这就是付明胜。

他对吴伟点头招呼,又看了李承和周典一眼,问道,“吴哥,还没找到消息么?”

吴伟摇摇头,将李承介绍给他,“小付,这是我老板李承。”

“哎,李老板好!”这两天,吴伟来付家好几次,付明胜已经知道他的老板是北羡商人,只是没想到李承这么年轻,微微惊诧后上来和李承握手问好。

“明胜老弟,听阿伟说,这两天你帮了不少忙,太感谢了。”李承微笑着道谢。

“哎呀,帮什么忙,就是一两句话的事。走,李老板,吴哥,还有那位大哥,进屋子里坐。”付明胜不愧为南方人,虽年轻,可礼貌周全,周到细致,打招呼连后面的周典都没拉下。

临街二层小楼,一楼为杂货店,二楼住人,后面是一座小水泥地面院子,院子后面又盖了一栋二层楼,一层是厨房、饭堂,二层是居所。付明胜一家人五口人,爷爷付宗辉,付爸付妈,付明胜还有一位上学的妹妹,都住在这里。

付家人非常客气,端茶倒水的拿点心,幸亏李承带礼物上门,要不就还挺尴尬的。

坐下之后,李承自然问起付家庄旧事,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事情。

付宗辉老爷子虽然年近八十,可精神很好,思维很活跃,话语中带有浓浓的江淮官话。泰州话与吴侬软语差别极大,没有上声变调,因此很多语气词显得很硬,有股子明代官话的“硬朗”。

这种江淮官话,对李承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他摆摆手谢绝付明胜的“翻译”,示意不用打断老先生的谈话思路。

老先生讲得很细。

沈高镇位于姜泰河沿岸,鱼米之乡,所盛产的“泰州红”大米,颇负盛名。在《道光泰州志》列“物产·谷类”时,“泰州红”排粇稻(即粳稻)第一,陆游更曾经赞过“香粳炊熟泰州红”。

历史上,沈高镇一直很富裕,泰州粮商天下闻名,姜泰河两岸的陆陈行众多。所谓“陆陈”是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粮食”,陆陈行就是粮行。

清末时,泰州有字号的粮商六百余家,三分之二位于稻河两侧,三分之一位于姜泰河沿岸,也就是今天的沈高镇。

付家庄子就在姜泰河与通扬运河的交界处,双河夹角,很富裕的一处村庄。

因此在清末,付家庄很大,有两三千人口,大大小小四个付姓(同姓不同宗),就像付宗辉老爷子家的付,来源于郸州堂傅氏(宋代监察御史傅尧俞)。

付宗辉看过吴伟带来的《付氏续修宗谱》,认为付河中是来自阳曲堂傅氏(傅青主)。

付家庄子宗祠众多,人口繁杂,这是寻找付河中父母埋骨地的难点之一。

另一个难点就是1931年,农历辛未年那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水灾,世称“1931大水灾”。

付家庄子处于两河夹角,更是惨遭重创,这次水灾,泰州死亡人口超过四十万,付家庄三千多人口,逾两千人下落不明,整个村庄尽毁。

也正是那场大水灾,让付家庄死走逃亡伤,濒临消散,付河中也是这场水灾之后,离开家乡的。也就是说,这本被付河中和李承寄予厚望的《付氏续修宗谱》,其实没用,三十年代就断层了。

李承已经判定付河中的毕生心愿,彻底落空!

不过,自己明天无论如何要走一趟付家庄旧址,烧两刀黄裱纸,放一挂鞭炮,替付老表表心意。

喜欢异国猎宝档案请大家收藏:(www.wfxs.net)异国猎宝档案微风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异国猎宝档案最新章节 - 异国猎宝档案全文阅读 - 异国猎宝档案txt下载 - 炎宗的全部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微风小说

猜你喜欢: 蛊真人恰似寒光遇骄阳佣兵的战争世界树的游戏在生存游戏做锦鲤佛本是道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同桌凶猛全职高手仙子很凶